考研真題的作用不僅僅是檢驗復習程度,還是大家復習的方向指導。以下是啟航考研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單選題(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最 佳答案,并將其題目編號和答案代碼寫在答題紙上,每小題1.5分,共40題,計60分)
1、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是:( )
A.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B.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C.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D.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
2、古人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旨在強調: ( )
A.春夏重在保養陽氣 B.秋冬重在保養陰氣
C.保養陽氣、陰氣的重要性 D.調養四時陰陽的重要性
3、按五行生克規律,五味入五臟,多食甘則傷:( )
A.心 B.肺 C.肝 D.脾
4、除外下列那一項,均為五臟具有的共同特點:( )
A.實而不能滿 B.藏精氣而不瀉
C.可行氣于腑 D.實體性器官
5、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點是:( )
A.易耗氣傷津 B.易于動血 C.易于挾濕 D.易于生風
6、逆證侯性質而治的治則是:( )
A.正治法 B.反治法 C.從治法 D.反佐法
7、心和肝的關系主要體現在:( )
A.血液生成和精神情志活動 B.血液運行和精神情志活動
C.血液運行和氣機調暢 D.血液生成和氣機調暢
8、下列哪項屬于典型的“生物全息”診法:( )
A、問飲食口味 B、觸按胸腹部 C、嗅病室氣味 D、五輪候五臟
9、婦女月經先期而來,量多,色深而質稠,多屬:( )
A、氣虛不能攝血 B、肝氣郁滯 C、血熱迫血妄行 D、瘀血積滯
10、肝風內動可見:( )
A、橫目斜視 B、目睛微定 C、雙瞼下垂 D、瞳仁散大
11、舌色淡白可見于:( )
A、表寒證 B、外感表證 C、陰虛 D、陽虛
12、下列哪一種脈象不見于平人之常脈:( )
A、緩脈 B、洪脈 C、緊脈 D、大脈
13、外風證最常見的表現是:( )
A、惡風,微熱,汗出 B、突起水腫,少尿
C、咳嗽,喉癢,鼻塞 D、眩暈,麻木,震顫
14、肝陽上亢證屬于:( )
A、實證 B、虛證 C、熱證 D、下虛上實證
15.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 )
A.《本經》 B.《本草綱目》 C.《開寶本草》 D.《新修本草》
16.朱砂入藥的正確炮制方法是( )
A.(水飛) B.炙 C.煅 D.煨
17.臨床見脅痛易怒,抽搐驚恐等癥,一般應選用歸哪經的藥物( )
A.歸心經 B.歸肺經 C.歸肝經 D.歸腎經
18.最宜治療瘀血頭痛的藥物是 ( )
A.天麻 B.羌活 C.吳茱萸 D.川芎
19.天竺黃既能清熱化痰,又能( )
A.除煩止嘔 B.熄風開竅 C.清心定驚 D.滌痰開竅
20.肝腎虧虛,胎動不安,腰膝酸軟者宜首選( )
A.狗脊 B.杜仲 C.五加皮 D.白術
21.下列哪項不屬于鎮心安神藥組( )
A.龜板、鱉甲 B.龍齒、琥珀 C.龍骨、珍珠母 D.朱砂、磁石
22.最早融理、法、方、藥于一體的醫學著作是( )
A.《和劑局方》 B.《千金方》 C.《黃帝內經》 D.《傷寒雜病論》
23.將治法概括為八法的醫家是( )
A.孫思邈 B. 程鐘齡 C. 張景岳 D.朱棣
24.敗毒散中配伍人參的作用論述,以下哪一項是錯誤的?( )
A.扶助正氣以驅邪外出 B.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 C.滋汗源,不致汗之無汗 D.純為補虛而設
25.具有峻下熱結功用的方劑是( )
A.大黃牡丹湯 B.大承氣湯 C.大柴胡湯 D.三物備急丸
26.十棗湯的最 佳服藥時間( )
A.飯后服 B.飯前服 C.睡前服 D.清晨空腹服
27.和解少陽的代表方是( )
A.逍遙散 B.四逆散 C.小柴胡湯 D.大柴胡湯
28.下列哪種不是開竅劑的適應證( )
A.中風而見神昏譫語者 B.氣郁而見神昏譫語者 C.痰厥而見神昏譫語者 D.陽明腑實證而見神昏譫語者
29.載有“上氣”即指喘息不能平臥,其中包括“喉中作水雞聲”的哮病和“咳而上氣”的肺脹等病的醫著是( )
A.《傷寒論》 B.《醫宗必讀》 C.《金匱要略》 D.《內經》
30.患者心悸不寧,心煩失眠,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口干盜汗,伴有頭暈目眩,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象細數。最 佳治療方劑是( )
A.六味地黃丸 B.天王補心丹 C.左歸丸 D.知柏地黃丸
31.患者,男,多夢易醒,心悸,頭暈目眩,肢倦,納差,舌淡,苔薄,脈細弱。辨證屬( )
A.肝郁化火 B.痰熱內擾 C.心脾兩虛 D.陰虛火旺
32. 癡呆的治療大法是( )
A.補虛益損,解郁散結 B.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C.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D.調整陰陽,移情易性
33. 患者,女,52歲。因聞不幸事件而突發眩暈昏仆,不知人事,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脈沉細微。最 佳方是( )
A.人參養榮湯 B.四味回陽飲 C.導痰湯 D.生脈飲
34. “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贝苏f出自( )
A.《金匱要略》 B.《難經》 C.《景岳全書》 D.《內經》
35.十二正經交接順序,以下錯誤的是( )。
A.小腸經—腎經—膀胱經 B.胃經--脾經—心經
C.心包經—三焦經—膽經 D.膽經—肝經—肺經
36.肺經循行起始于( )。
A.肺中 B.心胸部 C.上焦 D.中焦
37.以下穴位中不屬于下合穴的是( )。
A.足三里 B.陰陵泉 C.委陽 D.陽陵泉
38.運用夾脊穴治療胃腸病,常選擇哪個節段的夾脊穴( )。
A一至三胸椎 B四至五胸椎 C九至十二胸椎 D二至四腰椎
39.根據八會穴的特性,瘀血證應該選擇( )治療
A.氣海 B.血海 C.膈俞 D.太淵
40.脾俞、氣海、天樞、支溝、上巨虛,常用于治療便秘中的( )
A. 虛秘 B. 氣秘 C. 熱秘 D. 冷秘
二、是非判斷題(正確的打鉤(√),錯誤的打叉(×),并請將其題目編號與√、×符號寫在答題紙上。每小題1.5分,共20題,計30分)
1、事物陰陽兩個方面的相互轉化是絕對的。( )
2、“命門之火”是指腎中陽氣。( )
3、臨床病證的虛實,主要取決于正邪的消長。( )
4、全舌呈均勻青色或紫色,或在舌色中泛青紫色,均稱為青舌。( )
5、浮脈主表證,也主里證。( )
6、表證有汗者,不一定是真正的“表虛”證。( )
7、氣虛血瘀屬本虛標實證。( )
8.古人經驗以二月、八月采集的藥材是根及根莖( )
9.中藥四氣是從疾病的性質中總結出來的( )
10.按照藥性升降浮沉理論,平肝息風藥具有升浮藥性( )
11.生姜能減輕或清除生半夏的毒性,這種配伍關系稱為相殺( )
12.四肢厥逆,惡寒蜷臥,脈微而復自下利,若下利自止而余證仍在者,治宜選用四逆加人參湯( )
13.仙方活命飲的功效為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
14. 怔忡日久不愈,可形成怔忡驚悸。( )
15.眩暈之病理性質,不外虛實兩端,以實者居多。( )
16. 外風、內風皆可導致中風。( )
17. 呃逆是由胃氣上逆所致。( )
18.下關穴針刺時應張口進針。( )
19.出現暈針時,應讓患者平臥通風處,頭部墊高。( )
20. 耳門、聽宮、聽會分別屬于三焦經、小腸經、膽經。( )
三、填空題(請將題目編號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每空1分,共20空,計20分)
1、 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2、按照相克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是: 。
3、“病名”是對該具體疾病 的 所作的概括與抽象。
4、肥胖者脈多沉細,消瘦者脈較 。
5.依據性能與功效,將清熱藥分為清熱瀉火藥、 、 、 、 五類
6.黃芪桂枝五物湯主治 ,功用 ;陽和湯主治 ,功用 。
7.胸痹主要病機為 ,病位在 ,涉及肝、脾、腎三臟。
8.根據耳穴的分布規律,對應消化道的耳穴大多分布于 部,對應頭面五官的耳穴大多分存于 部。
9.足太陽膀胱經起于 穴、止于 穴。
四、名詞解釋題(請將題目編號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每題3分,共10題,計30分)
1、肝腎同源
2、相生
3、鄭聲
4、積聚
5.炮制
6.解表劑
7.真中風
8. 瘛疭
9.四海
10.得氣
五、簡答題(請將題目編號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每題15分,共6題,計90分)
1.簡述肺主治節的含義及具體體現。
2.問口渴的臨床意義有哪些?
3.寫出羚角鉤藤湯的藥物組成
4.比較白茅根、蘆根功效主治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5.如何辨陽黃與陰黃?
6.試述經絡學說的臨床運用,并舉例說明。
六、論述題(請將題目編號及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每題20分,共3題,計60分)
1、何謂相兼脈?請舉例(至少四例)說明相兼脈的臨床意義。
2.試述五苓散與豬苓湯在主治證、病機、治法和選藥組方上有何異同?
3.試述喘證的發病與哪些臟腑有關? 如何理解葉天士提出的有關喘證病因病機 “在肺為實,在腎為虛”的觀點?
七、病案分析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共1題,計10分)
患者伍某,男,45歲。一個月前到外地出差,飲食不規律,常在外面就餐。20多天后開始發熱,頭身重痛,脘腹滿悶,脅脹,小便黃,目白睛黃不明顯,納呆,在當地醫院按感冒治療,用過退燒藥及抗菌素,發熱及頭身痛癥狀消除,但身體仍覺異常疲倦,且雙目白睛出現黃染,終于一周后來本院就診,癥見身目發黃如橘子色,身重體倦,口苦,惡心納呆,厭油,尿黃,大便不爽,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
請根據以上資料,要求寫出中醫診斷(證型)、證候分析、治法、方藥(代表方及藥物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