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教學
考情分析
通過分析311學碩近十幾年(2007-2019年)的真題,可知:第八章的考查題型多樣,考點分布相對分散。
第八章中,考查題型涵蓋了311考研的全部題型,幾乎所有的知識點都有所涉及:2009.49,2014.8,2016.8,2019.2,2019.9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的形式考查了“教學理論及其主要流派”;2009.47,2017.49,2010.10,2011.49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的形式考查了“教學過程”;2007.47,2007.3,2010.9,2017.8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教學模式”;2007.10,2014.4,2016.3,2016.46以單項選擇題、辨析題的形式考查了“教學原則”;2008.55,2018.54(1)以分析論述題的形式考查了“教學組織形式”等等。
所以說,教學這一章節,是整個教育學原理學科的重中之重,也是整個教育學原理學科中最為復雜的內容。因此,建議考生在清晰記憶各個小知識點的基礎上,將各個內容與現實中的教學活動聯系起來,從理論和現實兩個層面回答較大分值的題型。
真題預測
1.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這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答案】C。
2.在課程計劃后、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需要準備狀態的評價是( )。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發展性評價
2.【答案】C。
3.下列率先提出了“掌握學習”理論的學者是( )。
A.布魯納 B.布魯姆 C.奧蘇貝爾 D.馬斯洛
3.【答案】B。
4.教學的中心環節是( )。
A.備課 B.上課 C.課后教導工作 D.教學評價
4.【答案】B。
5.簡答題:簡述教學原則中的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5.【答案要點】
(1)含義
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 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
(2)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學習要注意聯系實際。
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學好理論,以理論為主 導。為了使學生能自覺掌握各學科的基本知識與原理,教師就必須注意聯系實際進行知識的講授: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志趣、品德的實際,聯系科學知識在生產建設和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實際,聯系當代最 新的科研進展和科學成就的實際等。
只有聯系實際,教學才能生動活潑,使抽象的書本知識易于被學生理解、吸收,轉化為他們有用的精神財富,而不至于造成學生囫圇吞棗,掌握的是一大堆無用死板的概念。
②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必須改變傳統觀念,注重學以致用,激勵學生勤于動手,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重視教學實踐,這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的主要方面。它對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以及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情趣起著關鍵作用。
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參加一些課外學科或科技小組的實際操作活動,或組織他們從事一些科學觀察、實驗與小發明以及生產勞動等。
③逐步培養與形成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是一個需要經過反復領悟與運用、總結與提高才能逐步形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要使他們能將當前所學知識與以往所學知識聯系起來,經過多次鍛煉才能讓他們形成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我國幅員遼闊,南方與北方、沿海與內地在自然條件、經濟與文化發展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每個地方都有它特有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因此在使用統一的教材時,必須適當補充鄉土教材,使教材不脫離地區實際,為地區的經濟建設服務。
第九章 德育
考情分析
通過分析311學碩近十幾年(2007-2019年)的真題,可知:第九章的考查題型多樣,考點分布相對集中。第九章中,考查題型以單項選擇題為主,其他題型也有所涉及:2011.46,2014.54(3),2013.54(3)以辨析題、分析論述題的形式考查了“德育概述”;2007.5,2009.10,2011.10,2012.11,2013.9,2014.9,2015.9,2017.12,2018.9,2008.49,2010.11,2012.9,2019.12,2017.3,2008.10以多種題型考查了“德育模式”。
本章是教育學原理部分中比較重要的一章,在考研中可以與教育心理學中的“社會規范學習與品德發展”結合起來進行考查,考生在備考時應有所注意。
真題預測
1.主要目的是促進道德判斷的總的階段向前發展的德育模式是( )。
A.道德認知發展模式 B.社會行動模式
C.價值澄清模式 D.社會學習模式
1.【答案】A。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的這句名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 )。
A.實踐鍛煉教育法 B.榜樣示范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評價教育法
2.【答案】B。
3.簡答題:簡述榜樣示范法。
3.【答案要點】
(1)榜樣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榜樣包括偉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學生中的好樣板。
(2)基本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雖然學生大多積極向上,但對人生問題卻考慮很少,沒有確立學習的好榜樣,我們應該根據時代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指導他們選擇好學習的榜樣,獲得前進的明確方向與巨大動力。
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樣能對學生產生力量,推動他們前進,就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榜樣,使他們在心靈深處對所學榜樣產生驚嘆、敬佩之情。這樣,外在的學習榜樣才能轉化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
③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要抓住時機,及時把學生的情感、沖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動和習慣。不這樣,對榜樣產生的感情就不能鞏固、深化。
第十章 教師與學生
考情分析
通過分析311學碩近十幾年(2007-2019年)的真題,可知:第十章的考查題型多樣,考點分布相對分散。第十章中,考查重點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途徑”“教師的權利與義務”,2015.10,2018.10,2012.10,2008.46分別考查過“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與途徑”。
本章在考研中出題方式靈活多樣,建議大家在理解、識記本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實際以及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真題預測
1.“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體現了教師勞動的( )。
A.長期性 B.復雜性 C.創造性 D.示范性
1.【答案】D。
2.教師不可能用一種模式、一個標準去塑造千差萬別的學生,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
A.專業性 B.靈活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2.【答案】B。
3.簡答題:簡述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3.【答案要點】
(1)教師的權利是指教師依法享有的各種權益。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所享有的特殊權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教育教學自主權;
②學術自由權;
③指導評價權;
④報酬待遇休假權;
⑤參與民主管理權;
⑥參與進修培訓權。
(2)教師的義務是指教師依法應當承擔的各種職責。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除了必須承擔國家憲法規定的公民的一般義務外,還必須履行以下基本職責:
①遵法履德,為人師表;
②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③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
④關心、愛護和尊重學生;
⑤制止、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行為;
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自身專業素養。